一周AI大事:马斯克打响AI价格战,英伟达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
一、周A战英重磅工具:便宜到离谱的大打响顶尖大脑——Grok 4 Fast让高性能AI打起“价格战” 新闻:马斯克麾下人工智能企业xAI发布Grok 4 Fast。这款快速高效、事马斯克白山市某某食品机械售后客服中心低成本的价格高性能AI模型“突破了性价比的边界”。Grok 4 Fast的伟达多项基准测试得分接近业界顶尖水平,在Artificial Analysis智能指数中综合得分为60,亿美元入与Gemini 2.5 Pro旗鼓相当,股英但略逊于GPT-5。周A战英该模型经端到端训练,大打响支持工具调用,事马斯克在智能体浏览基准测试中表现出色,价格适用于各类智能体应用场景。伟达 Grok 4 Fast不仅拥有接近顶尖的亿美元入推理能力,还兼具速度、股英效率和低成本。周A战英其 API定价极具竞争力,白山市某某食品机械售后客服中心每百万输入token仅需0.2美元,每百万输出token仅为0.5美元。Grok 4 Fast的token使用效率显著优于同类产品,完成AA智能指数测试仅消耗6100万token,远低于 Gemini 2.5 Pro的9300万和Grok 4的1.2亿。 锐评:中国AI用硬核科研成果告诉世界:我们不光会用,更会创造。 四、AI 商业与政策:巨头豪掷千亿,资本与监管在AI黄金时代赛跑 1. 新闻:Waymo 与丰田达成价值约40亿美元的协议,将新一代AI驾驶系统集成至丰田电动汽车。这项合作据估算价值40亿美元,Waymo Driver AI 平台将于2028年末开始部署到丰田汽车。 锐评:自动驾驶的终局,还得是AI技术公司和传统车企“喜结连理”。 2. 新闻:英伟达斥资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,并提议与英特尔在AI和计算芯片技术上展开合作,此举推动英特尔股价大涨。此外,英伟达还计划在新加坡投资20亿美元新建AI研发中心,为大语言模型和生成式 AI 开发专用硬件。 锐评:昔日对手牵手,芯片江湖套路深。 3. 新闻:AI机器人初创公司Figure宣布完成C轮融资,获超10亿美元承诺资金,投后估值390亿美元。本轮融资由Parkway Venture Capital领投,布鲁克菲尔德资产管理公司、英伟达、麦格理资本、英特尔资本、Align Ventures、Tamarack Global、LG技术风险投资公司、Salesforce、T-Mobile风险投资公司和高通风投等机构跟投。Figure表示,本轮融资将推动公司AI平台Helix和BotQ制造体系的规模化扩张,推动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和商业运营、建设新一代GPU基础设施以加速训练与仿真,以及启动先进的数据收集计划。 锐评:人形机器人成华尔街新宠,连钢铁侠都要嫉妒。 4. 新闻:AI热潮推动多家美国科技初创企业的估值爆发式增长,以OpenAI领衔的美国“七大科技初创”总估值达1.3万亿美元。根据全球领先私募证券交易市场Forge Global的数据,目前七家估值最高的私营科技公司的总估值已经达到了1.3万亿美元,在过去一年里几乎翻了一番。具体而言,OpenAI在Forge的估值排行榜上位列第一,估值约为3240亿美元;其次是成立4年的Anthropic,估值为1780亿美元;xAI估值则为900亿美元。 锐评:当下AI是风口,不知道飞上天的是不是猪。 5. 新闻:微软宣称要在美国威斯康辛州打造“世界上最强大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”。目前该公司正在威斯康辛州的芒特普莱森特建设一处投资约33亿美元的数据中心,并宣布将再拨出40亿美元扩建第二处数据中心。 锐评:砸几十亿只为“喂饱”AI,云计算厂商豪横无下限。 6. 新闻:华为在全联接大会上推介了“SuperPoD Interconnect”网络架构,该架构支持最多1.5万个昇腾AI芯片加速器互联,用于构建大规模AI训练和推理集群。当下中国正大力推动本土AI基础设施建设。 锐评:华为正用自主技术为国产AI铺就一条高速公路。 7. 新闻:OpenAI 宣布对18岁以下用户实施新限制并调整产品。公司CEO萨姆·奥特曼(Sam Altman) 在一篇题为《青少年安全、自由与隐私》的文章中公布了相关措施,表示将预测用户年龄,并据此实施AI交互限制以及强化家长控制等差异化规则,来对未成年用户适用不同的管理办法,包括限制AI互动内容和提供更多家长控制功能。尽管此举受到公众担忧的推动,但奥特曼将其描述为一项主动加强青少年安全的举措。他表示,“我们将青少年安全置于隐私和自由之上;这是一项新兴且强大的技术,我们相信未成年人需要得到有力的保护。” 锐评:AI公司开始被迫“学着做家长”。 8. 新闻:Gartner预测,到2030年,网络安全将转向“先发制人”式的AI网络安全。该预测指出,通常由AI驱动的主动防御能力将占到IT安全支出的一半,取代传统的“检测-响应”工具。这份报告预示着未来五年,预算将向主动模型和智能体安防模式倾斜。 锐评:AI网安要先下手为强,黑客的日子怕是更难过了。 9. 新闻:有报道称OpenAI 可能正在开发智能音箱、眼镜、录音笔和一款胸针式设备。根据供应链消息和潜在的合作动向,该公司正在探索各种专用ChatGPT设备,目标是在2026年末发布产品。 锐评:软件尽头是硬件。 10. 新闻: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(NBER)与OpenAI联合发布ChatGPT使用调研报告。该报告基于大规模ChatGPT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,描述了以消费者为主导的使用模式:“工作相关的信息量稳定增长,但非工作相关的信息量增长更快,已从总使用量的53%增长到超过70%……‘实践指导’、‘信息检索’和“写作”是三个最常见的主题,合计占所有对话的近80%。”这项研究为 AI 工作场景应用与消费行为提供了新视角。敏锐的AI从业者正挖掘数据寻找创业机会。 锐评:本以为大家用AI搞生产力,结果发现大部分人是用来“摸鱼”和“找乐子”的。 五、AI 观点与评论:AI大辩论中的“末日先知”与“收费站长” 1. 新闻:AI大佬埃利泽·尤德考斯基(Eliezer Yudkowsky)出了一本名为《若有人建造,众人皆亡:为何超人类AI会毁灭人类》的新书,被《纽约时报》称为“AI末日预言家”。其宣扬的AI威胁论远超合理范畴,但在巨变时代贩卖恐惧仍颇有市场。 锐评:科技圈的“狼来了”总有人爱讲,也总有人爱听。 2. 新闻:Cloudflare CEO马修·普林斯(Matthew Prince) 在接受《连线》杂志采访时主张,AI公司应为其数据抓取行为以及给下游造成的危害负责。这篇访谈涵盖了互联网内容溯源、基础设施责任,以及随着AI模型规模扩大并改变互联网运作方式所必需的政策杠杆。 普林斯就互联网的未来提出了三种可能的路径:一是“死亡互联网”:AI 内容淹没人类创作内容;二是“黑镜式互联网”:记者、研究人员和创作者依然存在,但沦为AI巨头的附庸;三是授权模式:AI公司向内容创作者付费。 这番言论为AI时代数据权利与平台责任的持续辩论添薪加火,但普林斯的立场背后存在利益动机:Cloudflare 希望对 AI 智能体的互联网使用进行许可授权,自己则充当中介角色。 锐评:高呼AI抓取要付费,其实更想当“互联网收税官”。(辰辰)延伸阅读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民航局:督促航司严格执行价格政策,加强价格自律
- 做家长的都不妨看看,批评孩子时,这些话是禁忌,别触碰!
- 警惕美国大选引爆市场波动!贝莱德:这一风险被低估
- 中日举行海洋事务磋商:敦促日方停止涉海消极言行
- 麦德姆登陆广东 登陆风力14级
- 巴基斯坦一检查站遭遇自杀式爆炸袭击
- 以色列空袭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 已致28人死亡
- 台风“潭美”在菲律宾已造成至少27人死亡
- 九三阅兵前夕受阅部队集结画面首次公开
- 此轮以色列报复伊朗,下一步会如何?
- 祝贺!南京大学校友毛广照教授任爱丁堡大学工学院院长
- 沪指站上3300点,北证50涨超8%续创历史新高
- 埃及吉萨省发生交通事故 造成2名中国游客死亡
- 打花了!拉菲尼亚再入一球,巴萨4
- 大胆预测!这些地方将是下一个北京秋日顶流!本周末可以冲啦!
- 金价连创新高,为何上市金店却在逆势关店?
- AMD股价收涨超23%,苏姿丰:AI正处于十年增长周期,需要强力基础算力支撑
- 中考分流,到底是淘汰赛,还是岔路口?
- 泰国岛屿18亿再次易手,岛上度假村烂尾
- 【补给地理】高考地理中的河流补给类型判断、河流补给微专题
- 搜索
-